bv伟德官网訊 8月24日上午,在中共四川省委宣傳(chuan) 部、四川省文聯指導下,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辦的“國學修養(yang) 與(yu) 書(shu) 法·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第二期青年書(shu) 法創作骨幹研習(xi) 班”教學進入第三天。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四川省詩書(shu) 畫院專(zhuan) 職書(shu) 法家王道義(yi) 主講《文從(cong) 字順·本立道生——當代書(shu) 法篆刻與(yu) 實用文字學》。
此講座由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冷柏青主持。來自全省各地市州的60餘(yu) 位國學班學員和相關(guan) 書(shu) 法愛好者聆聽了講座。
王道義(yi) 係統梳理了漢字的產(chan) 生、漢字的形體(ti) 演變、漢字的造字法、文字的選擇與(yu) 應用、文本的選擇與(yu) 應用五個(ge) 專(zhuan) 題。整個(ge) 講座緊扣此次研習(xi) 班“國學修養(yang) 與(yu) 書(shu) 法”主題,從(cong) 國學中經學範疇的文字學內(nei) 涵和外延出發,強調傳(chuan) 統“小學”分支的文字學在國學“經”部中的地位及其當代文化價(jia) 值。
王道義(yi) 以“賈湖刻符”引入伏羲始造書(shu) 契、倉(cang) 頡造字,闡釋了文字的產(chan) 生及其對中華文明發展所起的記載推動作用,通過詳細解讀文字學(即小學、字學)的概念,對許慎《說文解字序》的部分內(nei) 容作了介紹。同時,與(yu) 學員分享了他遊曆倉(cang) 頡廟、遊學西泠、采風西湖的經曆。
在漢字的發展演變部分,王道義(yi) 細述了古今文字的具體(ti) 分類,詳解古文字在秦朝、新莽時期以及當代的詳細分類與(yu) 差異,並著重介紹了“隸變”以及“隸變”後隸、草、楷、行的由來。
在漢字的造字法部分,王道義(yi) 為(wei) 大家講解了六書(shu) 說、三書(shu) 說,詳盡描述了各種造字法與(yu) 用字法。同時以李陽冰《三墳記》為(wei) 例,給大家詳細解讀了什麽(me) 是“象形”、“指事”、“會(hui) 意”、“形聲”造字法。
在文字的選擇與(yu) 運用篇章,王道義(yi) 進行了重點講述。他從(cong) 繁簡字、異體(ti) ,以及正體(ti) 、通體(ti) 、俗體(ti) 等方麵進行條分縷析。首先以錢鍾書(shu) 先生當年認真研讀《新華字典》說起,強調了繁簡不能混用等相關(guan) 問題。並以顏氏一門與(yu) 文字學為(wei) 例,介紹了顏之推《家訓》中強調對家族晚輩進行嚴(yan) 格語言文字訓練的名言,顏師古著《顏氏字樣》,顏元孫著《幹祿字書(shu) 》等。特別是對顏元孫《幹祿字書(shu) 》的部分內(nei) 容進行了逐字解讀,使大家獲益匪淺。王道義(yi) 結合中國書(shu) 協“根植傳(chuan) 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評審標準和當代展廳的獲獎入展作品,就字法和文字學的關(guan) 係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還對清代鄧石如、趙之謙、吳昌碩,民國黃賓虹等人的代表作品的用字特點進行了賞析。同時就四川省第七屆篆刻藝術展、首屆老年書(shu) 法篆刻展作品文字問題,就如何選擇並用好工具書(shu) 作了介紹。並點出文字學的學習(xi) 重點與(yu) 難點,如何自學古今文字學。並向大家推薦了文字學理論、工具書(shu) 書(shu) 目。
最後,在文本的選擇與(yu) 應用部分,王道義(yi) 從(cong) 文本、文獻學、版本、文本與(yu) 書(shu) 法篆刻等方麵進行了講解。結合四川省第二屆青年書(shu) 法篆刻展備稿作品出現的部分古籍版本研讀比較中發現的謬誤,告誡大家在非自撰文本版本的選擇上當如何擇取。 最後王道義(yi) 以自撰聯“繞指春雷,多買(mai) 荊山寶玉;鏤心鳥跡,爭(zheng) 探藝海靈珠”結束了一上午的精彩講座。
在近三個(ge) 小時的講座中,學員們(men) 如沐春風,無不感受到王道義(yi) 老師知識之淵博,教學之嚴(yan) 謹。全場講座深入淺出,擲地有聲,生動幽默,現場不時傳(chuan) 來學員們(men) 會(hui) 心的笑聲和歡快的掌聲。特別是王老師的自撰古詩詞、楹聯,字字珠璣,意韻悠長,折射出他深厚古文字功底和紮實的文學素養(yang) 。
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席團部分成員也旁聽了講座 。(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