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蓉城,豔陽高照。記者采訪了我國著名書(shu) 法家、篆刻家――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副主席、篆刻委員會(hui) 主任郭強,請他談談四川省篆刻藝術的曆史、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郭強說,經曆了3000多年遞變的印章――篆刻藝術,成為(wei)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藝術的奇葩,而古老的巴蜀印章在中國印章史中,有著耀眼的光芒。明清以來,四川篆刻在四川文化封閉落後的重負下,完成了自己發展過程,篆刻家以極大的熱情和才智繼承傳(chuan) 統,而發出新聲,湧現出了邱春蓀、喬(qiao) 大壯、張大千、曾默躬、劉伯年、馮(feng) 建吳、肖友於(yu) 、羅祥止、徐無聞、遊丕承、餘(yu) 中英、周菊吾等一代書(shu) 法、篆刻、繪畫藝術大家。在這些藝術家的傳(chuan) 授下,培養(yang) 了不少巴蜀書(shu) 法、篆刻、繪畫新秀。
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後,四川省的篆刻藝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改變了明清500年來四川篆刻落後的局麵。四川篆刻家這10多年來,先後進入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篆刻委員會(hui) 的有徐無聞、蘇園和郭強三位委員。還有全國著名篆刻家、全國“德藝雙馨”十大優(you) 秀藝術家前四川省書(shu) 協篆刻委員會(hui) 主任溫原興(xing) ,對四川篆刻衝(chong) 出盆地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席何應輝為(wei) 培養(yang) 書(shu) 法篆刻藝術人才,與(yu) 省書(shu) 協的同事們(men) 漚心瀝血,不辭辛勞,深入基層發現人才,指導篆刻委員會(hui) 開展創作工作,參加全國篆刻藝術展。通過參加全國篆刻藝術展,推動了四川篆刻藝術的發展與(yu) 崛起。四川省還與(yu) 國內(nei) 外進行篆刻藝術的交流,1997年與(yu) 日本篆刻家協會(hui) 聯辦了“中日篆刻藝術友好交流展”,四川篆刻家代表團赴日本受到熱烈歡迎。日本藝術界、新聞界給予了高度評價(jia) 。爾後,日本篆刻家協會(hui) 理事長梅舒適不顧80高齡帶領50多名篆刻家來川參加展覽開幕式和篆刻交流。2002年四川省還與(yu) 篆刻強省浙江省書(shu) 協篆刻委員會(hui) 聯辦“四川浙江篆刻聯展”,進行了廣泛而有意義(yi) 的交流。2005年10月,由中國書(shu) 協在大連舉(ju) 辦的全國第五屆篆刻藝術展,參加比賽的作品3000多件,入展的430件,四川省入展16件,位居全國第8位,取得豐(feng) 碩成果。四川篆刻在全國展事中具有衝(chong) 刺能力的40多人,其中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30多人,他們(men) 當中有鄧代昆、劉征兵、陳明德、潘錫仁、唐德明、方曉、唐國光、王道義(yi) 、黃博、汪黎特等。
這些年來,四川省委宣傳(chuan) 部、省文聯特別重視省書(shu) 協的工作,當作文化強省的大事來抓,加強了組織領導,同時對篆刻藝術委員會(hui) 的組織工作給予了很大支持。我們(men) 從(cong) 抓隊伍建設入手,擴大篆刻愛好者的隊伍,從(cong) 抓骨幹著眼,每年采取舉(ju) 辦培訓班、以會(hui) 代訓、藝術沙龍、名家傳(chuan) 授等方式,邀請全國知名書(shu) 法篆刻藝術家來川講課,大大提高了篆刻隊伍的藝術水平,強化了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在此基礎上,狠抓精品意識,針對全國展,衝(chong) 刺全國展,分成川北、川南、攀西、成都等展區,進行審看作品、評選精品,根據當前篆刻藝術發展趨勢,確定主攻方向、表現形式、傳(chuan) 遞信息、指導麵上工作。
在做好以上工作中,我們(men) 狠抓了書(shu) 法篆刻理論水平的提高工作,以篆刻創作為(wei) 基礎,每年召開一次篆刻藝術研討會(hui) ,發布理論研究成果,近幾年來已發布近百篇理論研討文章。今年7月將在廣元市劍閣縣召開篆刻藝術研討會(hui) ,主題是“印宗秦漢”,重走秦漢古道、感悟秦漢雄風、注重巴蜀文化,將對許多印學課題進行研討,如巴蜀印章的印學價(jia) 值;戰國璽印官私布印特征;四川印人流寓概況;中山王器文字入印的審美轉化;肖形印與(yu) 造像及其創作;古印章材料考等。7月至9月,四川、山東(dong) 、陝西三省篆刻藝術作品聯展將分別在成都、濟南、西安展出。這一展事必將進一步擴大省際間篆刻藝術的交流,使廣大篆刻愛好者開闊視野,提高技藝,進一步弘揚祖國篆刻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