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指導、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辦的“四川省第七屆少年兒(er) 童書(shu) 法篆刻作品展”將於(yu) 7月19日(周二)上午10:00在四川美術館(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人民西路6號)舉(ju) 行開幕式。
按照當前疫情防控要求和四川美術館有關(guan) 活動人數的規定,開幕式僅(jin) 邀請部分嘉賓和優(you) 秀作品的部分作者代表參加。
歡迎全省書(shu) 法家、參展作者和指導教師、書(shu) 法篆刻愛好者在開幕式結束後,於(yu) 10:30開始有序參觀展覽。觀展期間,請全程佩戴口罩,配合做好疫情防控。
展覽日期:7月19日- 7月29日
開幕式地點:四川美術館一樓公共區域
展覽地點:四川美術館二樓3號、4號展廳
四川美術館開放時間:
星期二——星期日(周一閉館)
10:00 - 17:00開館
16:30 觀眾(zhong) 停止入場
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2022年7月13日
四川省第七屆少年兒(er) 童
書(shu) 法篆刻作品展
前 言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當代中國少年兒(er) 童是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經曆者、見證者,是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生力軍(jun) ,也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者。
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在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的指導下,舉(ju) 辦了 “四川省第七屆少年兒(er) 童書(shu) 法篆刻作品展”(未滿18周歲,即2004年5月31日後出生者參加),以與(yu) 四川省書(shu) 法篆刻屆展(年滿18周歲及以上者參加)相配套。旨在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少年兒(er) 童成長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家兩(liang) 辦下發的《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意見的通知》有關(guan) 精神,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以美樹人,以美育人,全麵展示當代四川少兒(er) 書(shu) 法篆刻的藝術素養(yang) ,進一步推動我省少兒(er) 書(shu) 法篆刻藝術創作、教育水平的提升。
“四川省第七屆少年兒(er) 童書(shu) 法篆刻作品展”備受四川書(shu) 法界,特別是廣大少兒(er) 作者及其家庭、學校乃至社會(hui) 各界的廣泛關(guan) 注。自2022年2月8日征稿啟事發布至5月31日截稿,共收到有效投稿3921件,其中10周歲及以下作者1615件,11周歲至14周歲作者2009件,15周歲至17周歲作者297件。投稿數量、質量整體(ti) 上比上屆大幅提升,真行草隸篆諸體(ti) 皆備,一掃過去普遍師法唐楷的單調局麵。從(cong) 近幾年四川少兒(er) 書(shu) 法強勁的發展態勢,可以窺見我省書(shu) 法教育師資力量的普遍提升和四川書(shu) 壇後備人才隊伍的勃勃生機。
為(wei) 維護評審工作的專(zhuan) 業(ye) 性、權威性和嚴(yan) 肅性,嚴(yan) 格規範評審程序和工作行為(wei) ,確保評審工作的公平、公正,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製定了評審標準和評審細則,組建了評審工作領導小組,並組成評審委員會(hui) 和監審委員會(hui) 。在評審標準中,既針對筆法、字法、章法、墨法、刀法、文本、印屏設計等書(shu) 法、篆刻基本要素進行專(zhuan) 業(ye) 考量,又針對少兒(er) 天資、作品藝術性等進行綜合評判。 評審委員們(men) 在監審委員會(hui) 的全程監督見證和誌願者團隊的通力協助下,經過初評、初評複查審核、文本和文字審讀、複評、終評五個(ge) 環節,從(cong) 3921件有效來稿中評出優(you) 秀、入展作品共計207件,其中優(you) 秀作品30件、入展作品177件。
“立文之道,惟字與(yu) 義(yi) ”。漢字是書(shu) 法篆刻藝術的載體(ti) ,文本和字法上的“植根傳(chuan) 統”“溯源”“守正”,是藝術表現和文脈傳(chuan) 承的基石,也是中華數千年書(shu) 法篆刻藝術的寶貴傳(chuan) 統。書(shu) 法篆刻作品的文本和文字是否符合文字學、語言學、版本學的基本學術規範,成為(wei) 本次 “文本和文字審讀”環節的工作核心。由於(yu) 不少作者及其輔導教師習(xi) 慣性采用百度等簡單搜索方式搜集未經查證核實的文本並以此進行創作等主客觀原因,致使作品出現不少硬傷(shang) 。如:篆書(shu) “涼”誤為(wei) “冰”字旁(當為(wei) “水”旁),“家”誤為(wei) “豕”,“逸”的“兔”旁少尾巴一筆,“日”誤為(wei) “甘”,“壬寅”的“壬”誤為(wei) “挺”的本字(即“廷”的聲旁),“赤城”誤為(wei) “炎城”, “準”誤為(wei) “淮”,“鵬摶(tuán)”誤為(wei) “鵬搏”,“昴星”誤為(wei) “昂星”等;“擁—擁”,“餘(yu) —餘(yu) ”,“醜(chou) —醜(chou) ”,“雲(yun) —雲(yun) ”繁簡混雜等;“陸遊”誤為(wei) “陸遊”,“子衿”誤為(wei) “子襟”,“瓢”誤為(wei) “飄”,“江幹”誤為(wei) “江幹”,“鐘聲”誤為(wei) “鍾聲”,“棠”誤為(wei) “堂”,“河伯”誤為(wei) “河北”,“征夫”誤為(wei) “徵夫”等;還有字序顛倒,多字、掉字(句)等現象;不少非對聯文本采用了對聯款式等問題。一些行草作品當是依賴集字字帖或集字軟件照貓畫虎而成,機械描摹,形神皆無,實不可取。一部分有相當水準的作品因以上原因而被淘汰,值得我省廣大書(shu) 法教師和書(shu) 界同道予以高度重視:必須切實加強書(shu) 法教師自身綜合文化學習(xi) 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教學,注重藝文兼備、技道均衡、教學相長、精益求精,以免誤人子弟。
大力實施四川書(shu) 法一盤棋格局,共同營造植根經典、潛心向學、風清氣正、山清水秀的書(shu) 法生態,建設四川老中青少書(shu) 法優(you) 秀梯隊人才隊伍,打造書(shu) 壇川軍(jun) 勁旅,實現四川書(shu) 法由大省向強省的跨越,是我們(men) 共同的目標。讓我們(men) 為(wei) 推動四川少兒(er) 書(shu) 法篆刻創作與(yu) 教育水平更上層樓而繼續凝心聚力,振作精神,不懈奮鬥!
附:
重點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