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 由中共內(nei) 江市委宣傳(chuan) 部、內(nei) 江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內(nei) 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指導,內(nei) 江市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辦,漢安印社、四川海峽大千書(shu) 畫院、內(nei) 江書(shu) 畫院(張大千書(shu) 畫院)承辦,張大千美術館、四川西南環保科技防腐股份有限公司、內(nei) 蒙古森泰天然氣公司、四川中甚文旅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與(yu) 古為(wei) 新——漢安印社十周年金石書(shu) 畫作品展” 開幕式在張大千美術館舉(ju) 行。
四川省書(shu) 協顧問、西泠印社理事郭強,中國書(shu) 協理事、西泠印社社員、四川省書(shu) 協駐會(hui) 副主席、秘書(shu) 長王道義(yi) ,中國書(shu) 協篆刻委員會(hui) 委員、西泠印社社員、重慶市書(shu) 協副主席、四川美院教授傅舟,著名書(shu) 畫家張文忠及夫人徐玉蘭(lan) ,自貢市書(shu) 協副主席周弋寒,南充市書(shu) 協副主席許棚,內(nei) 江市人民政府副秘書(shu) 長鍾齡歐,中共內(nei) 江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吳彬彬,內(nei) 江市文聯黨(dang) 組書(shu) 記、常務副主席、張大千紀念館館長高斌,內(nei) 江市檔案局長、館長曾國良,內(nei) 江市文廣旅局副局長曾佳秀,內(nei) 江師範學院張大千美術學院院長、教授羅凱,內(nei) 江師範學院中華傳(chuan) 統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副教授李欣遙,張大千美術館館長楊清秀,聖水寺方丈智海法師,高峰寺主持釋本淨法師,內(nei) 江市美協副主席兼秘書(shu) 長田心偉(wei) ,內(nei) 江市書(shu) 協副主席兼秘書(shu) 長劉柱,內(nei) 江市書(shu) 協副主席、漢安印社社長曾國武,內(nei) 江市書(shu) 協副主席、漢安印社副社長陶進超,內(nei) 江市書(shu) 協副主席楊燕剛,內(nei) 江市書(shu) 協副主席、東(dong) 林書(shu) 社社長陳亮,內(nei) 江市書(shu) 協副主席鍾建明,漢安印社副社長葉自明,四川開明書(shu) 畫院院長李雪波,西南環保科技防腐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書(shu) 田,內(nei) 蒙古森泰天然氣公司副總裁劉新民,中葚文旅集團董事長羅建華,四川大千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陳文,以及本次特邀作者、入展作者代表以及市直文化單位、內(nei) 江市書(shu) 協主席團成員、市美協、內(nei) 江書(shu) 畫院、市政協書(shu) 畫院、各縣(市)區書(shu) 協、漢安印社、東(dong) 林書(shu) 社、女子書(shu) 社、新聞媒體(ti) 記者代表200餘(yu) 人參加開幕式。
開幕式由內(nei) 江市書(shu) 協主席、內(nei) 江書(shu) 畫院執行院長、漢安印社名譽社長陳廣仁主持。
內(nei) 江市人民政府副秘書(shu) 長
鍾齡歐宣布展覽開幕
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顧問
西泠印社理事
郭強講話
漢安印社成立十年來,積極研究印學,遞火傳(chuan) 薪,在弘揚中華優(you) 秀文化等方麵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希望漢安印社在今後的發展道路上,進一步加強學術研究,進一步提升藝術創作能力,挖掘和培養(yang) 更多的金石篆刻新人,深化與(yu) 其他藝術機構和團體(ti) 的溝通聯係,為(wei) 傳(chuan) 承和發揚祖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書(shu) 協理事、西泠印社社員
四川省書(shu) 協駐會(hui) 副主席、秘書(shu) 長
王道義(yi) 講話
王道義(yi) 代表省書(shu) 協和戴躍主席本人,向“漢安印社十周年金石書(shu) 畫作品展”的隆重開幕表示祝賀。向內(nei) 江市在書(shu) 畫篆刻組織建設、梯隊人才建設、藝術創作和文藝服務等方麵取得的突出成績表示崇高敬意和熱烈祝賀。
王道義(yi) 表示,2014年8月,漢安印社成立;10月28日,“翰墨金石 時賢雅風——內(nei) 江市檔案館•捐贈書(shu) 畫作品展、內(nei) 江市首屆篆刻展”隆重舉(ju) 行。內(nei) 江市先後主辦了“中國篆刻名家篆刻藝術作品邀請展” “張大千杯現場篆刻賽”“石牌坊杯·內(nei) 江市首屆臨(lin) 書(shu) 臨(lin) 印作品展”等一係列活動,並成功承辦“四川省第七屆篆刻藝術作品展”評審工作,反響良好、影響深遠,內(nei) 江也躍居為(wei) 我省書(shu) 法篆刻工作排頭兵。
王道義(yi) 說,多情金石風雲(yun) 壯,有斐江沱日月新。漢安印社從(cong) 十年前“甲午創社”時的16名社員,發展為(wei) 而今“甲辰奮進”的50多名社員,十年磨一劍,龍馬倍精神。本展的篆刻作品印宗秦漢,取法多元,氣息雅正,麵目多樣,在印麵、邊款創作和印屏製作上也頗具亮點和潛質;同時,該展在書(shu) 法、美術、詩文的多元呈現上,也不掩 “大千故裏”承傳(chuan) 不息的文采和文化自信。我們(men) 相信,這些潛藏著腕底風雷、毫尖龍蛇、胸中浩氣、一往深情的金石書(shu) 畫之花,必將啟發、感召更多藝術同道加入到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隊伍中來,為(wei) 開創內(nei) 江書(shu) 壇、印壇新局麵做出潤物無聲的貢獻。
中共內(nei) 江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
市文明辦主任
吳彬彬致辭
吳彬彬受學東(dong) 常委的委托,代表市委宣傳(chuan) 部向漢安印社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賀,向一直以來來關(guan) 心支持內(nei) 江文化藝術的省市領導及各地(市、州) 的各位同仁以及熱心助力的各位企業(ye) 家們(men) 表示感謝,向一直以來默默堅守傳(chuan) 播大千書(shu) 畫藝術、傳(chuan) 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各位藝術家們(men) 致以崇高的敬意。
吳彬彬說,印石無聲,印人有印,相遇十年,結集舉(ju) 展,共同見證"與(yu) 古為(wei) 新——漢安印社十周年金石書(shu) 畫作品展“。這既是內(nei) 江文藝界的一件盛事,更是內(nei) 江學習(x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增強文化自信,厚植文化根脈,傳(chuan) 承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具體(ti) 實踐。蜀地最勝,漢安列座,一地之文風,守正使正延續,而特有的滋養(yang) ,使其推陳出新,匠心獨運。漢安印社於(yu) 十年前應運而生,十年樹木,業(ye) 已成林,秦漢為(wei) 宗,師承百家。交流互鑒,研學並舉(ju) ,漢安印風漸已形成。方寸之間,氣象萬(wan) 千,漢安印人,斐聲印壇。
吳彬彬希望,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祝願漢安印社各位藝書(shu) 家,在未來的日子裏,翰墨丹青,金石玉琢,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播者、實踐者和踐行者,書(shu) 寫(xie) 內(nei) 江、宣傳(chuan) 內(nei) 江、墨潤甜城。讓大千故裏,甜城內(nei) 江,書(shu) 畫之鄉(xiang) 聲名遠播,充分展示這座城市的文化藝術魅力與(yu) 風采。
金石為(wei) 方,月夕為(wei) 圓,方圓之間,品味人生。欣逢與(yu) 古為(wei) 新,夢園甲辰中秋。金石月夕一相逢,便勝卻人生無數。
內(nei) 江市書(shu) 協副主席
漢安印社社長
曾國武致辭
曾國武在致辭時說,十年前,一群誌同道合的夥(huo) 伴,憑借著滿腔熱情和執著,懷揣著對傳(chuan) 統文化的敬仰和傳(chuan) 承的使命,在甲午的中秋,創立了"漢安印社"。從(cong) 一顆小小的種子,成長為(wei) 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一路走來,經曆了無數風雨,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與(yu) 喜悅,十年後的今天又逢甲辰中秋,飛龍在天終有小成。這十年,印社全體(ti) 社員探索前行、團結協作、共同成長。新老社員的傳(chuan) 幫帶,溫暖了印床,銳利了刀鋒。大家相互砥礪、負重前行……定期交流共同分享創作心得,敲擊衝(chong) 截、鈍銳輝映、朱膘黃膘鈐鈐皆是精神的圖騰,讓漢安古風、大千精神得以延續和宏揚。
曾國武介紹說,漢安印社成立十年來,社員們(men) 在各級各類的展覽中屢獲佳績。在省六屆篆刻展中11人入展,2人獲得優(you) 秀;省七屆篆刻展中11人入展,3人獲得優(you) 秀;有2人分別入選全國第八、第九屆篆刻展;2人入展中書(shu) 協第十二屆國展;2人入展中書(shu) 協第十三屆國展;3人分別多次入展西泠印社各主題、屆展。成功舉(ju) 辦了“印匯甲午、盛世中國印、"張大千杯"現場篆刻賽”、“四川省第七屆篆刻展”、“中國名家篆刻藝術作品邀請展”、“西泠印社篆刻藝術研究院師生巡展”等向內(nei) 江市檔案館捐贈印社社員印譜冊(ce) 頁68冊(ce) 、金石作品96方以及若幹書(shu) 畫作品,為(wei) 豐(feng) 富人們(men) 的精神文化生活貢獻了力量。
四川海峽大千書(shu) 畫院院長
西南環保科技防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髙書(shu) 田致辭
內(nei) 蒙古森泰天然氣公司副總裁
劉新民致辭
內(nei) 江市書(shu) 協主席
內(nei) 江書(shu) 畫院執行院長
漢安印社名譽社長
陳廣仁主持開幕式
據悉,來此次漢安印社十周年金石書(shu) 畫作品展共展出作品80餘(yu) 件,參展作品風格多樣工寫(xie) 兼備,以古璽為(wei) 代表的寫(xie) 意印風,古拙率意的秦印、南北朝將軍(jun) 印印風、以及浙派印風等,體(ti) 現了內(nei) 江在全省篆刻界的一定實力。經過十年發展,如今,漢安印社的影響日益擴大,已成為(wei) 蜀中印壇一支極具有實力生力軍(jun) 。(漢安印社)
觀展現場
觀展現場
觀展現場
觀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