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屆的自貢市書(shu) 法篆刻作品展繼2018年第八屆以後,由於(yu) 書(shu) 協工作的原因延遲了一年,在此代表書(shu) 協主席團深表歉意,並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
今年,第十三屆全國書(shu) 法篆刻展和第八屆蘭(lan) 亭展的成功舉(ju) 辦,無疑是當下書(shu) 壇的風向標,引領著時代書(shu) 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沿灘風華”——自貢市第九屆書(shu) 法篆刻展於(yu) 今年6月正式啟動,這是自貢書(shu) 法界的一件大事,倍受全體(ti) 書(shu) 協會(hui) 員和社會(hui) 各界的關(guan) 注。因此,對此次展覽做些記述也是有必要的。
征稿啟事發布後,廣大會(hui) 員和書(shu) 法愛好者精心創作,積極備稿。自6月24日發布征稿啟事起至9月20日截稿,曆時近三個(ge) 月的時間,共收到投稿174件。9月24日,市書(shu) 協召開評審委員會(hui) ,對投稿作品開展評審。
為(wei) 規範評審工作,力求使評審結果公平、公正,書(shu) 協秘書(shu) 處事前草擬了《自貢市書(shu) 法家協會(hui) 書(shu) 法篆刻展作品評審暫行辦法》(簡稱《評審辦法》)並經主席團討論通過。評審前,評委會(hui) 再一次學習(xi) 了《評審辦法》,對評審細節做了具體(ti) 商定,並高度重視文字審讀,明確了此次評審文字審讀人員和分工。
經過評審委員會(hui) 認真評審,評選出入展、入選作品101件。經資格審查和文字審讀,最終評選出入展入選作品92件,其中獲獎作品10件,獲獎提名作品9件,入展作品55件,入選作品18件,目前己順利通過公示向社會(hui) 公布。
評審委員會(hui) 組織學習(xi) 《評審辦法》
本次投稿評審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製度先行,認識統一
為(wei) 使評審工作更加公平、公開、公正,書(shu) 協秘書(shu) 組事先出台了評審管理辦法,對評審的組織機構、評審原則、評審紀律和評審程序等作了明確要求,做到了評審工作有章可循。《評審辦法》規定:“為(wei) 更好地保護創作者的積極性,原則上實行入展+入選機製。是否設立入選,根據每次展覽投稿數量和質量由主席團集體(ti) 決(jue) 定。入選作者與(yu) 入展作者享受同等待遇,但不展出不入編作品集”,“風格和形式基本相同的作品不能超過三件”等。在評審紀律中明確要求“代筆和被代筆者,三年內(nei) 不得參加自貢市書(shu) 協主辦的各類活動,記入個(ge) 人誠信記錄。如代筆者係我市書(shu) 協會(hui) 員,取消會(hui) 員資格”等。這些規則既提高和保護了作者的積極性,又防止了代筆等不正之風,可以最大限度保證投稿作品能夠反映我市書(shu) 協會(hui) 員和書(shu) 法愛好者的真實水平,淨化我市書(shu) 壇風氣。
二、質量至上,寧缺毋濫
在評審中,評委會(hui) 把作品質量放在首位。《評審辦法》中明確規定了親(qin) 屬回避製和評委不得在評審期間與(yu) 投稿作者進行聯係,互通情況等。一切以作品質量說話,不論身份、資曆、年齡。這次評審中出現全國級、省級會(hui) 員和資深的老會(hui) 員沒能獲獎或入展,但一些從(cong) 未在展覽中露過麵的非市書(shu) 協會(hui) 員順利入展的現象,就充分體(ti) 現了以質量為(wei) 標準的評審機製。同時,《評審辦法》明確了“評委和特邀作者自行把好書(shu) 寫(xie) 內(nei) 容和作品質量關(guan) ,無需參加評審,文責自負”等條款。征稿啟事中明確了本次評選入展作品100件,但在資格審查和文字審讀前評選出了101件入展入選作品,也是基於(yu) 作品質量的考量。評選出的101件在經過文字審讀和資格審查後,最終入展入選作品隻有92件。也充分體(ti) 現了質量第一、寧缺毋濫的指導原則。
三、亮點紛呈,可圈可點
一是投稿數量多。截止9月20日共收稿174件,是近幾年展覽征稿件數較多的一次;充分說明了我市會(hui) 員參與(yu) 投稿的積極性,也證明了我市書(shu) 法愛好者的數量和創作水平的提高。
二是書(shu) 體(ti) 品種齊全。投稿作品涵蓋了篆隸真行草所有書(shu) 體(ti) ,品種齊全風格多樣。篆書(shu) 作品中不僅(jin) 有大篆(金文),也有小篆;隸書(shu) 作品既有漢簡,又有漢碑等風格。
三是作品形式多樣,質量高。入展入選作品大、中、小字俱全,既有榜書(shu) 作品也有冊(ce) 頁和手卷,可謂形式多樣。作品質量也出乎評委們(men) 意料,與(yu) 曆屆屆展相比在很多方麵均有突破。
四是新人倍出。據初步統計,這次獲獎入展的74件作品中,有近20%係非市書(shu) 協會(hui) 員,其中既有在校大學生,也有非自貢籍在自貢生活、工作、學習(xi) 的作者,以及自貢籍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xi) 的作者,也有本地在職職工和退休幹部職工。從(cong) 年齡結構看,新人中年輕作者居多,令人欣喜地看到我市書(shu) 法事業(ye) 後繼有人。
評審現場
從(cong) 上述情況看,本次展覽征稿情況令人欣慰。這裏麵既有書(shu) 協影響力的提高,征稿動員成績顯著;也充分證明我市書(shu) 法藝術普及工作初見成效,全社會(hui) 對書(shu) 法傳(chuan) 統越來越重視和熱愛。
在充分認識到成績的同時,我們(men) 也要看到此次征稿暴露出來的一些不足:
一是投稿數量有待提高。
我市現有市書(shu) 協會(hui) 員近400人,投稿僅(jin) 170多件,還不到會(hui) 員總數的一半。說明市書(shu) 協會(hui) 員參與(yu) 投稿的積極性還不夠,部分會(hui) 員缺乏創作熱情甚至是能力。
二是作品質量懸殊較大。
落選作品中,有的缺少對傳(chuan) 統的深入學習(xi) ,缺少傳(chuan) 承,缺少法度;有的雖有一定功底,但對投稿作品的要求和形式不了解,把投稿作品按平時練習(xi) 和應酬作品的寫(xie) 法。沒有下功夫去構思,更缺少獨創性,太過隨意,作品章法單一,沒有作品感,閱之無趣,讀之乏味。這類作品一打開就會(hui) 被評委否定。
三是對征稿啟事沒有認真領會(hui) ,書(shu) 寫(xie) 內(nei) 容與(yu) 展覽主題不符。
在文字審讀中發現,有的已經進入入展的作品引用的詩詞有“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等句子,與(yu)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主題不符,最終被取消入展資格。
四是有的作品質量不錯,但缺少國學和文字修養(yang) 。
例如有的作品落款為(wei) “毛澤東(dong) 詩六首”,但書(shu) 寫(xie) 內(nei) 容既有詩又有詞;有的作品繁簡混用,轉換錯誤;還有作品把詩詞詞牌或詩的律令及詩詞名與(yu) 正文混為(wei) 一體(ti) ,完全不符合書(shu) 法作品的一般規範。
針對上述現象,市書(shu) 協今後將陸續組織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會(hui) 員和書(shu) 法愛好者的創作基本常識。但更多的還是要靠會(hui) 員自身不斷加強學習(xi) ,全麵提高自身素質。
一是加強對傳(chuan) 統經典的學習(xi) 。要深入研習(xi) 傳(chuan) 統經典,堅持臨(lin) 創結合,“古不乖時,今不同弊”。
二是要加強古典文學和其他相關(guan) 知識的學習(xi) ,不斷提高綜合水平,堅持以學養(yang) 書(shu) ,以學養(yang) 藝。
三是加強文字修養(yang) 。書(shu) 法家盡管不是文字學家,但對中國文字的演變和基本的文字學常識要有所了解。要熟悉文字的繁簡轉換,要通曉各種書(shu) 體(ti) 的字法等等。
以上是個(ge) 人在這次投稿及作品評審中的感受和體(ti) 會(hui) ,略以記之,難免有不當之處,僅(jin) 供大家參考,並與(yu) 同道們(men) 共勉。(作者:自貢市書(shu) 協主席,評審委員會(hui) 主任 郭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