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為(wei) 發展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一步振興(xing) 中國書(shu) 法藝術,打造一流的書(shu) 法藝術人才,全麵提升中青年書(shu) 法作者的理論素養(yang) 與(yu) 創作能力,明晰篆隸書(shu) 體(ti) 文字源流,增強臨(lin) 帖與(yu) 創作的轉換能力,實現學術與(yu) 技法的融合,提升書(shu) 法作者的整體(ti) 水平。
【招生對象】
年滿18歲及以上,身體(ti) 健康,具有一定的書(shu) 法創作水平和藝術修養(yang) 的優(you) 秀人才。
【招生人數】
限20人,小班精英化短期集訓。
【授課內(nei) 容】
篆隸文字的源流與(yu) 學習(xi) 方法;曆代篆隸作品解讀;篆隸書(shu) 體(ti) 的臨(lin) 摹與(yu) 創作;展覽作品筆墨、結構、章法訓練;理論與(yu) 創作的融合,文化素養(yang) 與(yu) 書(shu) 法的問題等。
【學費標準】
2800元/人(報名以繳費為(wei) 準,一次付清且不退)
【學時學製】
5天(2020年10月2日—7日)
10月2日上午報到(8:00—12:00)
作息時間:
上午9:00——12:00
下午14:30——17:30
自習(xi) 19:00——21:30
【教學方法】
以理論講座與(yu) 技法訓練相結合、以普通教學與(yu) 個(ge) 別指導相結合的原則,針對作者做到因材施教,對“症”下藥。
【授課地點】
福寶鴻儒書(shu) 院(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府青路二段179號)
【繳費聯係】
劉軍(jun) :18040366636(手機微信)
中國建設銀行賬戶:
6212003590003373355(劉軍(jun) )
注明:銀行轉賬、微信轉賬、現金均可。 請學員匯款前電話確認,匯款後將姓名、地址、微信號及時告知劉老師。
【其他事項】
1、報名需出示天府健康碼。
2、學員交通,食宿費用自理(可統一辦理食宿,須提前告知。推薦酒店:豪豐(feng) 酒店、尚錦翡翠酒店、希爾頓酒店)。
3、學員來往學習(xi) 途中安全責任自行負責。
4、學習(xi) 期間帶好口罩,注意自覺防範新冠病毒感染。
5、學習(xi) 期間工作室提供毛氈、練習(xi) 墨汁、筆洗。
6、本屆學生結課後上交作品,印贈精美作品集。
7、其它學習(xi) 材料自備(字帖、篆刻工具)。
8、四川福寶美術館頒發結業(ye) 證書(shu) 。
9、不明事宜、可來電、微信谘詢。
【主辦方】
福寶鴻儒書(shu) 院
福寶印社
四川福寶美術館
【導師簡介】
楊老師
2006年畢業(ye) 於(yu) 中國美術學院書(shu) 法專(zhuan) 業(ye) ,獲文學學士學位。2013年畢業(ye) 於(yu) 南京藝術學院書(shu) 法專(zhuan) 業(ye) ,獲藝術碩士學位。2016年畢業(ye) 於(yu) 南京藝術學院書(shu) 法專(zhuan) 業(ye) ,獲藝術學(書(shu) 法篆刻創作理論)博士學位。現為(wei) 書(shu) 法專(zhuan) 業(ye)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理事兼正書(shu) 、篆刻藝術委員會(hui) 委員。
博士學位論文《清乾嘉時期的〈說文〉學與(yu) 篆書(shu) 創作》獲2016南京藝術學院優(you) 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中國書(shu) 協主辦當代書(shu) 法創作研究國際論壇優(you) 秀論文獎。入選明清篆刻史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西泠印社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等。在《中國書(shu) 法》、《書(shu) 法研究》、《美術與(yu) 設計》等知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yu) 篇。
書(shu) 法作品曾參加中國書(shu) 協主辦的長征展(三等獎)、第二、三屆蘭(lan) 亭獎藝術獎、第二屆隸書(shu) 展、第二屆草書(shu) 展、第一、二屆西部書(shu) 法展、千人千作展、中華情全國書(shu) 法展等展覽。篆刻作品曾參加全國第六屆篆刻展(二等獎)、全國教師書(shu) 法展(優(you) 秀獎)、當代篆刻藝術大展、首屆西部書(shu) 法展、四川省首屆青年展(一等獎)、西泠印社第六、七屆篆刻評展等展覽。
劉老師
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書(shu) 法專(zhuan) 業(ye)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教育委員會(hui) 副秘書(shu) 長,成都市書(shu) 法家協會(hui) 理事,江蘇劉海粟美術館特聘研究員。作品入展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辦的全國第九屆書(shu) 法篆刻展、全國首屆篆書(shu) 展,紀念老子誕辰2578周年全國書(shu) 法篆刻展等,其中書(shu) 法作品榮獲首屆“普洱茶”鄉(xiang) 藝術節全國書(shu) 法展上獲最高獎。作品在《書(shu) 法報》、《中國書(shu) 法報》等報刊上多次專(zhuan) 題刊登,論文收入《第七屆、第八屆中國書(shu) 法史論國際研討會(hui) 論文集》,在《書(shu) 法》,《書(shu) 法賞評》、《中國書(shu) 法》、《中華文化論壇》、《中外文化與(yu) 文論》上發表文章20餘(yu) 萬(wan) 字,特邀參加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辦的全國第十一屆書(shu) 法篆刻展覽學術論壇。出版著作《跨文化比較視野下中國當代藝術的“失語”及其重建》、《巴蜀古史傳(chuan) 說人物與(yu) 文心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