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由流沙河先生題寫(xie) 書(shu) 名,何開四先生作序,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著名詩人、書(shu) 法家楊宗鴻主編的《倪為(wei) 公書(shu) 唐宋詞一百首》正式出版麵世。
為(wei) 更好的展現倪為(wei) 公先生鐵線狂草作品的整體(ti) 麵貌、感受一代大隱倪為(wei) 公先生長期以來對書(shu) 法藝術的執著追求精神以及其獨特的書(shu) 法藝術特點,bv伟德官网將以“大家說大家”的方式,分三期將倪為(wei) 公先生的作品和眾(zhong) 多名家評論文章予以連載刊發,以饗讀者。同時,也期待您在下方留言,發表您的看法。
本期刊發何開四、邵華澤、林岫、周誌高對倪為(wei) 公先生書(shu) 法的評析文章。
大家說大家:
藝心通天寫(xie) 華章
(著名辭賦家、評論家
茅盾文學獎評委、魯迅文學獎評委)
倪為(wei) 公先生是書(shu) 法界的一代宗師,素為(wei) 我所敬仰。我和他的筆墨緣始於(yu)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倪老先後書(shu) 寫(xie) 過我的《都江堰實灌一千萬(wan) 畝(mu) 碑記》《中國郎酒碑》《巴蜀畫派賦》。一篇碑賦,動輒千言,書(shu) 寫(xie) 難度遠非一首詩、一闋詞所能比擬。倪老椽筆揮灑,筆墨酣暢,雲(yun) 煙磅礴,氣韻生動,道一以貫之,均可以成為(wei) 傳(chuan) 之後世的藝術珍品。錢鍾書(shu) 談藝有雲(yun) :“學與(yu) 術者,人事之法天,人定之勝天,人心之通天者也”。法天、勝天、通天,不是並列而是遞進的關(guan) 係。而人心通天則是藝術的極境,按錢鍾書(shu) 的話來說,即是“造化之秘與(yu) 心匠之運,沆瀣融會(hui) ,無分彼此”。在我看來,中國書(shu) 界能達到此者蓋寡,有之,則倪老是也。倪老師法古人,做足了功夫,《散氏盤》《石鼓文》《張遷碑》《石門頌》,鍾王顏柳、顛張醉素、真草隸篆,無不千錘百煉,爛熟於(yu) 心。但這僅(jin) 是道之一途。倪老的可貴之處是他視野高遠,發他人所未及。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同理,藝失也得求諸野。而這一點恰是中國當代書(shu) 界的致命傷(shang) 。倪老法天、法地、法自然、法社會(hui)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其掌門弟子楊宗鴻《倪為(wei) 公書(shu) 傳(chuan) 》於(yu) 此即有大量述略。如他從(cong) 半旱式育秧的稻田中創造出了“雙龍出海”的嶄新布局,在點播、撒播、條播的菜畦間,讀出了字與(yu) 字避讓、映襯、顧盼的萬(wan) 千變化,以竹竿劃水參悟“錐畫沙”,從(cong) 長滿田邊地角的鐵線草旺盛的張力和有如鋼絲(si) 般的藤線中自創出獨步天下的“鐵線狂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ju) 。看倪老的參天悟地,不覺令人神往,消去鄙吝之心。加之他稟賦高,自幼飽讀經史,以生之資致困勉之學,複於(yu) 各藝術門類能融會(hui) 貫通,化腐朽為(wei) 神奇,化堆垛為(wei) 煙雲(yun) ,於(yu) 艱難竭蹶中自強不息,終成卓然大家,淵源有自,良有以也。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書(shu) 法藝術研究所所長王嶽川認為(wei) ,倪老的書(shu) 法藝術於(yu) 世人最大的意義(yi) ,是讓中國很多的書(shu) 法家回歸中國的本體(ti) ,回歸中國的正脈,回歸中國的經典。他又說:“倪老的作品,我看了覺得很振奮,他是近十幾年來中國書(shu) 法迷茫當中的一個(ge) 燈塔,是中國書(shu) 法當今很多人找不到北的時候的風向標,所以我認為(wei) 他應該具有更大的文化戰略意義(yi) ,更大的書(shu) 法文化的意義(yi) 。”這是肯綮之言,對於(yu) 認識倪老、理解倪老、學習(xi) 倪老,多有啟發。
《倪為(wei) 公書(shu) 唐宋詞一百首》出版麵世,是藝壇的一件盛事。唐宋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們(men) 已經內(nei) 化為(wei) 國人的集體(ti) 意識,潛在地影響、製約和滋潤著我們(men) 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追求。本書(shu) 所選一百首,均為(wei) 詞中精品,而由倪老精心書(shu) 寫(xie) ,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我們(men) 不僅(jin) 可以領略前賢的文采風流,還可以欣賞倪老的書(shu) 法華章。在我看來,印刷體(ti) 的詩詞和大家書(shu) 寫(xie) 的詩詞,在審美上是有差異的。前者畢竟是工業(ye) 化的產(chan) 物,而後者則充分體(ti) 現了筆補造化的藝術境界,經過書(shu) 藝浸潤的文辭,就會(hui) 產(chan) 生審美的倍增效應。更何況是出自像倪老這樣的一代宗師呢!由是,枕藉觀之,不亦宜乎,不亦樂(le) 乎!
當下,文化複興(xing) 是具有戰略意義(yi) 的舉(ju) 措。《倪為(wei) 公書(shu) 唐宋詞一百首》的問世,其義(yi) 大哉。我相信會(hui) 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倪老魂歸道山,但他的道德文章,他的書(shu) 法藝術必將長存後世,永葆青春!
倪為(wei) 公先生鐵線狂草
大家說大家:
“倪老的作品我全部細致地看了一遍,非常震撼。我要好好向他學習(xi) 。但是,我們(men) 中國對他了解太少,書(shu) 法界對他了解太少,媒體(ti) 了解太少。我們(men) 應該想一想,為(wei) 什麽(me) 這樣一位大家,沒有讓更多人去了解,一定要好好宣傳(chuan) 。倪老的書(shu) 法自然天成,充滿強大的生命力,值得書(shu) 法界好好學習(xi) !”
——邵華澤(人民日報原社長、總編、新聞界泰鬥、著名書(shu) 法家)
倪為(wei) 公先生作品
大家說大家:
“我看了倪為(wei) 公先生的作品,他創作的自覺性很強。他寫(xie) 的‘滾滾長江東(dong) 逝水’,就是大廳整個(ge) 一麵牆的作品,用非常粗獷的線條;但他寫(xie) 範成大的《南定樓》,優(you) 雅的七絕,用中鋒和悠然的筆觸,悠然的寫(xie) 出來,給人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他的風格能夠多方麵的展示,除了豪放還有婉約的那一麵,以柔克剛的感覺,太妙了。一個(ge) 老人,爐火純青,能夠修煉成這樣,就應該值得我們(men) 恭敬三分。另外,他不爭(zheng) 而上,這就是一種大師的風度。我沒什麽(me) 可奉獻的,詩贈倪老:‘揮灑雲(yun) 煙意態真,髯翁寫(xie) 字寫(xie) 精神,從(cong) 來巴蜀多才俊,大草而今舉(ju) 一人!’”
——林 岫(中國書(shu) 協兩(liang) 屆副主席、北京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席、著名書(shu) 法家)
下圖請橫屏觀看
倪為(wei) 公先生作品
大家說大家:
“倪老大草的章法,布局非常巧妙,筆筆中鋒,蒼茫勁健。在我看來,在當今書(shu) 法界名列前茅。他與(yu) 林散之的大草不一樣,林散之草書(shu) 文靜、秀氣,倪老的大草更加蒼茫、深厚,氣勢更加磅礴;他與(yu) 於(yu) 右任也不一樣,於(yu) 右任的標準草書(shu) 相對獨立,沒有倪為(wei) 公先生草書(shu) 的氣勢。
“倪為(wei) 公先生把名利置之度外,通過書(shu) 法藝術發揮出來,成就了他的氣概,這很不容易。我們(men) 書(shu) 法界應該把倪為(wei) 公先生的書(shu) 法,特別是大草、狂草大力宣揚。
“倪為(wei) 公先生的前半生是為(wei) 革命、為(wei) 國家獻身的為(wei) 公,他的後半生是獻身書(shu) 法藝術,為(wei) 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藝術的為(wei) 公。他的一生都是為(wei) 公的,他的名字正是他一生的寫(xie) 照。他為(wei) 人為(wei) 藝都很崇高,我們(men) 不僅(jin) 要學習(xi) 他的書(shu) 法,也要學習(xi) 他的人品和道德!”
——周誌高(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席、著名書(shu) 法家)
倪為(wei) 公先生作品
《倪為(wei) 公書(shu) 唐宋詞一百首作品》
作品選登
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倪為(wei) 公先生簡介
倪為(wei) 公(1925——2015),號髯叟,又名崇島人。1925年出生於(yu) 上海崇明島書(shu) 香世家,20世紀40年代入川投身革命,輾轉重慶、成都、瀘州從(cong) 事地下革命工作,組建瀘州新民主主義(yi) 解放社,策動國民黨(dang) 川西將領黃鼇起義(yi) ,組織成都市民歡迎解放大軍(jun) 入城。50年代初先後就讀西南人民革命大學和西南軍(jun) 政大學,後在西南軍(jun) 區從(cong) 事軍(jun) 隊文化教育。反右時錯劃右派,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托派”,逐遣敘永鳳凰邊遠山鄉(xiang) 。隱匿鄉(xiang) 間40餘(yu) 載,觀天地山川之造化,曆人世風雲(yun) 之滄桑,“日日臨(lin) 池把墨研”,精習(xi) 曆代名碑名帖數百遍而自出機杼,形成卓爾不群的倪式書(shu) 風,被譽為(wei) “中國鐵線狂草第一人”。
2016年10月,《中國書(shu) 法報》封麵封底連版以“鐵線橫空起,瀟瀟一書(shu) 仙”為(wei) 題重磅推出其博大精深的書(shu) 法藝術及名家評說,正式將其譽為(wei) 書(shu) 仙。
2014年、2015年先後於(yu) 北京、上海舉(ju) 辦其個(ge) 人書(shu) 法藝術大展,轟動中國,震撼書(shu) 壇。
出版《倪為(wei) 公書(shu) 毛澤東(dong) 詩詞48首》《悟道——倪為(wei) 公書(shu) 法藝術》《倪為(wei) 公書(shu) 法藝術風采》《倪為(wei) 公書(shu) 法集》《倪為(wei) 公書(shu) 唐宋詞一百首》等專(zhuan) 集。
倪為(wei) 公先生年輕時照片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