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甑選
【創作有感】四川作者王道義入展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感言
時間:2015年01月30日 來源:四川書法網測試數據 作者:四川書法網 瀏覽數:10304
內容提要:四川作者王道義入展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體會

 

    王道義(yi) ,男,1968年7月生於(yu) 四川什邡,大學本科畢業(ye) ,高級教師。現為(wei) 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西泠印社社員,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理事、正書(shu) 委員會(hui) 副主任、教育委員會(hui) 副主任兼秘書(shu) 長、篆刻委員會(hui) 委員,四川省楹聯學會(hui) 理事,四川省詩書(shu) 畫院專(zhuan) 職書(shu) 法篆刻家。
    書(shu) 法曾獲文化部“全國第十二屆‘群星獎’金獎”,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全國首屆王羲之書(shu) 法獎”、“全國第二屆青年書(shu) 法篆刻展三等獎”等;入展“第二、三屆、五屆中國書(shu) 法蘭(lan) 亭獎”等30多項中國書(shu) 協主辦的全國展,並獲“百家精品展”精品獎;篆刻多次入展中國書(shu) 協主辦的全國篆刻作品展,三次獲西泠印社篆刻獎,2013年8月在“西泠印社國際篆刻選拔賽暨第八屆篆刻評展”杭州總決(jue) 賽篆刻、書(shu) 法、理論測試中,以優(you) 異成績被特批加入西泠印社。書(shu) 法曾獲四川省文藝最高獎“四川省第五屆巴蜀文藝獎一等獎”、“第七屆巴蜀文藝獎銅獎”、“四川省第十二屆‘群星獎’一等獎”、“四川省第二屆‘星光燦爛’群文書(shu) 法美術攝影大賽一等獎”、“四川省首屆中國書(shu) 畫大展書(shu) 法一等獎”、“四川省首屆文華美術獎二等獎”(本屆一等獎空缺)等;篆刻曾獲四川省文藝最高獎“四川省第四屆巴蜀文藝獎三等獎”,“首屆謝無量書(shu) 法獎暨四川省第四屆書(shu) 法篆刻作品展篆刻一等獎”等。
    有《簡明篆刻正反字字典》、《篆刻技法基礎教程》(合著)由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論文曾獲中國教育學會(hui) 優(you) 秀論文獎,詩歌發表於(yu) 《岷峨詩稿》等。

------------------------------------------

風流千載挹清芬
――第五屆中國書(shu) 法蘭(lan) 亭獎投稿入展感言

•  王道義(yi)

 

    東(dong) 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召集謝安、謝萬(wan) 、孫綽、王凝之、王徽之、王獻之等名士及家族子弟四十二人,雅集於(yu) 會(hui) 稽山陰之蘭(lan) 亭。有二十六人賦詩,得詩三十七首,史稱“蘭(lan) 亭詩”。王羲之乘興(xing) 寫(xie) 下的《蘭(lan) 亭集序》被尊為(wei) “天下第一行書(shu) ”,而本次雅集的文化主體(ti) 成果――體(ti) 現東(dong) 晉儒玄哲理與(yu) 士人山水情懷、超然人格的“蘭(lan) 亭詩”卻為(wei) 當今學界書(shu) 界冷落,實為(wei) 憾事。
    據《漢州王氏族譜》記載,漢州王氏作為(wei) 琅琊王氏後裔,屬明代開國元帥王以權公一脈,於(yu) 明清之際由湖南邵陽遷居巴蜀。出於(yu) 對先賢的尊敬、對千秋書(shu) 聖及其時代人文的景仰,我在閱讀《蘭(lan) 亭詩》時,曾將這三十七首詩歌中的佳句集成楹聯六十餘(yu) 副,並精選二十餘(yu) 副。這次投稿擇其兩(liang) 副,此兩(liang) 副上下聯前四字文辭相同。茲(zi) 錄書(shu) 作釋文如下:

投寄作品之一:《<散懷•感興(xing) >大篆自集<蘭(lan) 亭詩>九言聯》

(聯文)散懷山水,應物貴有尚;
        感興(xing) 魚鳥,適我無非新。

   (落款)釋文曰:散懷山水,應物貴有尚;感興(xing) 魚鳥,適我無非新。此集吾家右軍(jun) 將軍(jun) 等賢句為(wei) 聯也。語見《蘭(lan) 亭詩》三十七首。 一千六百六十六年後,道義(yi) 並書(shu) 。

投寄作品之二:《<散懷•感興(xing) >大篆自集<蘭(lan) 亭詩>九言聯》
(聯文)散懷山水,三春啟群品;
      感興(xing) 魚鳥,萬(wan) 物齊一歡。

(落款)釋文曰:散懷山水,三春啟群品;感興(xing) 魚鳥,萬(wan) 物齊一歡。此集吾家右軍(jun) 將軍(jun) 等《蘭(lan) 亭(詩)》句聯也。 一千六百六十六年後,餘(yu) 自集廿餘(yu) 聯之一也。西泠印人道義(yi) 並書(shu) 。

    據唐張懷��《法書(shu) 要錄》中《傳(chuan) 授筆法人名》記載,“蔡邕受(筆法)於(yu) 神人,而傳(chuan) 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chuan) 之鍾繇,鍾繇傳(chuan) 之衛夫人,衛夫人傳(chuan) 之王羲之,王羲之傳(chuan) 之王獻之”••••••鍾繇是東(dong) 晉王羲之筆法的師祖,沒有鍾繇、衛夫人就沒有轉益多師、繼往開來的千秋書(shu) 聖王羲之,可謂真實不虛。
    鍾繇是漢魏名相,曹丕為(wei) 魏太子時,曾賞賜鍾繇“五熟釜”,鑄鼎勒銘以褒美其功高德茂,堪為(wei) 百僚之師。羊欣《采古來能書(shu) 者名》說:“鍾(繇)有三體(ti) ,一曰銘石之書(shu) ,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shu) ,傳(chuan) 秘書(shu) 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shu) ,相聞者也。”“銘石書(shu) ”即正楷,“章程書(shu) ”即隸書(shu) (八分書(shu) ),“行押書(shu) ”指行書(shu) 。傳(chuan) 世名作有“五表”、“六帖”等。
    閱讀《法書(shu) 要錄》等曆代書(shu) 論名篇、《三國誌》及裴鬆之注,自撰頌鍾繇楹聯一副。茲(zi) 錄書(shu) 作釋文如下:

《<德隆•妙盡>大篆自撰聯》

(聯文)德隆百寮(通“僚”),嘉釜勒銘芳五味;
        妙盡三體(ti) ,          群鴻戲海著千秋。

(落款)釋文曰:德隆百寮,嘉釜勒銘芳五味;妙盡三體(ti) ,群鴻戲海著千秋。
        此為(wei) 餘(yu) 自撰頌鍾太傅聯也。事見《三國誌》及曆代書(shu) 論。 西泠印人道義(yi) 並書(shu) 。

     以上三聯聯語,或苦苦自集於(yu) 原詩,或孜孜提煉而自發心花,均非照抄他人現成文辭,符合五屆蘭(lan) 亭獎“佳作獎”征稿啟事中“提倡自作詩詞聯賦”,以及“補充說明”中“自作詩文優(you) 秀者,在同等藝術水準情況下,優(you) 先作為(wei) 入展、獲獎的條件”的要求。正文均書(shu) 以商周金文,略參甲骨筆意,求其稚拙樸茂,款書(shu) 求其簡約清通。聯文右下加貼小幅仿古紙小楷題跋,當不算“在形式上過度拚貼粘連、染色做舊、故意塗抹等”。
    四川省詩書(shu) 畫院建院30周年係列叢(cong) 書(shu) 編輯工作正在忙碌高潮,抽空於(yu) 最後一周寫(xie) 出三副。三年一屆書(shu) 壇蘭(lan) 亭雅集不易,遑論一件兩(liang) 件三件,重在參與(yu) ,於(yu) 是全部投寄。哪副入選?請大家猜猜;深愧未能稱意,隻有繼續努力。  
    四川省詩書(shu) 畫院坐落於(yu) 成都青羊宮畔,工作室窗外那令當年來自山陰道上的陸放翁為(wei) 之走馬流連、陶然大醉、魂牽夢繞的臘梅正淩寒綻放,百花橋下錦江浩浩,文翁石室鍾聲杳杳,且以新撰工作室聯語為(wei) 結:

濯筆花溪,遊心萬(wan) 象;
觀書(shu) 石室,結友千齡。

                                                         2015.1.27

--------------王道義(yi) 作品欣賞--------------

甲骨文《酬肯軒詩》橫批  50cm×101cm

小楷《心經》扇麵  28cm×62cm

行草《響山堂吟草四葉》冊(ce) 頁 76cm×46cm

篆書(shu) 《急就章》文辭鬥方 98cm×80cm

篆書(shu) 《嘉氣響山堂》橫批  46cm×76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