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第三屆書(shu) 法理論研討會(hui) 論文集》由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
本書(shu) 由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副主席、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席何應輝作序,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書(shu) 法培訓中心主任、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理論委員會(hui) 副主任兼秘書(shu) 長倪宗新主編。《論文集》分“書(shu) 家與(yu) 書(shu) 史研究”、“創作與(yu) 美學研究”、“技法與(yu) 批評研究”、“印人與(yu) 印史研究”、“傳(chuan) 承與(yu) 教育研究”五個(ge) 方麵,收錄了本屆研討會(hui) 省內(nei) 外82位入選作者的78篇書(shu) 學論文,其中獲獎論文9篇,共計90餘(yu) 萬(wan) 字。《論文集》集中反映了當前四川省書(shu) 法理論研究的整體(ti) 實力和學術水平。 (桑子)
附:
《四川省第三屆書(shu) 法理論研討會(hui) 論文集序言》
何應輝
理論研究與(yu) 創作實踐是當代中國書(shu) 法藝術發展的兩(liang) 翼。自新時期以來,伴隨著書(shu) 法創作的空前繁榮,全國書(shu) 法理論研究已有長足的進展。從(cong) 古代到當代,從(cong) 本體(ti) 到主體(ti) ,從(cong) 史論到藝術批評,從(cong) 技法到審美,無不有所涉及,而尤以書(shu) 法史研究成果最豐(feng) 。究其緣由,與(yu) 近一百多年來現代考古學的成果疊出、中西學術的碰撞與(yu) 交匯,書(shu) 法藝術本體(ti) 的完全獨立、研究者隊伍自身的變化進步等等,都不無關(guan) 係。四川的書(shu) 法理論研究在近三十年的發展中,則大體(ti) 經曆了先期崛起――相對沉寂――初步繁榮走向提高的幾個(ge) 過程。其間,四川書(shu) 學學會(hui) 曾為(wei) 我省書(shu) 法理論研究的開展做過很多有益的工作,近十年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成立的理論委員會(hui) 又作了積極有力的進一步推動。相對於(yu) 創作而言,理論研究雖為(wei) 寂寞之道,但其重要性卻不言而喻無可置疑。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決(jue) 心團結聯絡各有關(guan) 方麵與(yu) 個(ge) 人,為(wei) 它的進一步繁榮發展做出更多切實的努力。近期即將召開的我省第三屆書(shu) 法理論研討會(hui) 征文已獲稿近百篇,評出入選論文78篇,其中獲獎論文9篇,撰稿者的文化層次、論文的學術質量都有了顯著提高,發展態勢十分令人鼓舞。我們(men) 熱切期盼四川書(shu) 法理論隊伍的規模與(yu) 素質以及學術研究水平在可以預期的未來能有更大提高,推出更多全省、全國性的優(you) 秀成果,並懇切歡迎書(shu) 界朋友們(men) 對四川省書(shu) 協理論委員會(hui) 工作的改進提出更多建設性意見。讓我們(men) 共同努力,為(wei) 實現當代中國書(shu) 法藝術在更高層次上的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2012年10月於(yu)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