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甑選
怎樣選用和保養毛筆
時間:2011年04月01日 來源:四川書法網測試數據 作者:四川書法網 瀏覽數:10773
 
 

    筆有「四德」,即「尖、齊、圓、健」

  尖:指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瑞。筆尖則寫(xie) 字鋒棱易出,較易傳(chuan) 神。作家常以「禿筆」稱自己的筆,但筆不尖則成禿筆,做書(shu) 神彩頓失。

   選購新筆時,毫毛有膠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檢查舊筆時,先將筆潤濕,毫毛聚攏,便可分辨尖禿。

    齊:指筆尖潤開壓平後,毫尖平齊。毫若齊則壓平時長短相等,中無空隙,運筆時「萬(wan) 毫齊力」。因為(wei) 需把筆完全潤開,選購時就較無法檢查這一點。

    圓:指筆毫圓滿如棗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則書(shu) 寫(xie) 時筆力完足,反之則身瘦,缺乏筆力。筆鋒圓滿,運筆自能圓轉如意。

   選購時,毫毛有膠聚攏,是不是圓滿,仔細看看就知道了。

   健:即筆腰彈力;將筆毫重壓後提起,隨即恢複原狀。筆有彈力,則能運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彈力較羊毫強,書(shu) 亦堅挺峻拔。

   關(guan) 於(yu) 這點,潤開後將筆重按再提起,鋒直則健。

   四德指的是筆本身的功能,選筆時也要顧及臨(lin) 摹的碑帖。所謂「用某家所用的筆,又寫(xie) 他那一種字」也。要判斷所使用的是那一種筆,直接看他的字跡是最好的方法:風格健勁的,選用健毫;姿媚豐(feng) 腴的,選用柔毫;剛柔難分的,則選用兼毫。筆的特性亦影響寫(xie) 出來的書(shu) 法,如此才能臻乎書(shu) 法之妙境。

   還有一點是字體(ti) 大小方麵,寫(xie) 大字用大筆,寫(xie) 小字用小筆。小筆寫(xie) 大字易損筆且不能使轉自如,大筆寫(xie) 小字則殺雞焉用牛刀了。  

   有了好筆之後保養(yang) 也是十分重要的。啟用新筆,首須開筆。將買(mai) 回來的筆以「溫水」泡開,且浸水時間不可太久,至筆鋒「全開」即可,不可使筆根膠質也化開,否則就會(hui) 變成「掉毛筆」,毫毛易於(yu) 脫落。紫毫較硬,宜多浸在水中一些時間。

   潤筆是寫(xie) 字前的必要工作,不可以筆一拿沾墨便要寫(xie) 字。方法是先以清水將筆毫浸濕,隨即提起,也不可久浸,以免筆根之膠化開。之後將筆倒掛,直至筆鋒恢複韌性為(wei) 止,大概要十數分鍾。筆保存之時必須乾燥,若不經潤筆即書(shu) ,毫毛經頓挫重按,會(hui) 變的脆而易斷,彈性不佳。

   之後才可開始寫(xie) 字,這「入墨」也是有很大學問的。為(wei) 求均勻,且使墨汁能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先吸乾,可以筆在吸水紙上輕拖,直至乾為(wei) 止。所謂「乾」,並非完全乾燥,隻要去水以容墨即可。「筆之著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無力也」,墨少則過乾,不能運轉自如,墨多則腰漲無力,皆不佳。

   書(shu) 寫(xie) 之後則需立即洗筆。墨汁有膠質,若不洗去,筆毫乾後必與(yu) 墨、膠堅固黏合,要再用時不易化開,且極易折損筆毫。

   洗淨之後,先將筆毫餘(yu) 水吸乾並理順�z同入墨之前�{。再將筆懸掛於(yu) 筆架上,可使餘(yu) 水繼續滴落,至乾燥為(wei) 止。需注意置於(yu) 陰涼處陰乾,以保存筆毫原形及特性,不可曝於(yu) 陽光下。保存筆之要領以乾燥為(wei)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