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甑選
每日鑒賞|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時間:2020年11月22日 來源:bv伟德官网 作者:admin 瀏覽數:10665

 

[東(dong) 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紙本,縱23cm 橫14.8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羲之(303—361),祖籍山東(dong) ,出身仕族世家,西晉末隨父南渡,做過右軍(jun) 將軍(jun) ,會(hui) 稽內(nei) 史,東(dong) 晉永和年間(345—356)去職,與(yu) 東(dong) 土名士盡山水之遊。熱衷詩歌,音樂(le) 與(yu) 書(shu) 法。他學書(shu) 曆程是由近而古,轉益多師,取資廣博,尤其精研體(ti) 勢,將秦篆漢隸各種不同的筆法,融於(yu) 真行草體(ti) 中,形成最佳體(ti) 勢,所以唐朝人稱頌他“兼撮眾(zhong) 法,備成一家,為(wei) 萬(wan) 世宗師”。

        這是一件行楷書(shu) 短簡,內(nei) 容是大雪之後向友人問候。明代鑒賞家詹景鳳指出,此跡筆法圓勁古雅,意態閑逸,對趙孟頫的行書(shu) 有很深的影響。從(cong) 用筆來看,此帖多圓鈍的用筆,點畫勾挑都不露鋒,結體(ti) 平穩勻稱,在優(you) 美的姿態之中,流露出質樸內(nei) 斂的意韻。乾隆皇帝極珍愛此跡,譽之為(wei) “天下無雙,古今鮮對”。乾隆十一年,他將此跡與(yu) 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合稱“三希”,並藏於(yu) 三希堂中。此帖一般認為(wei) 是唐代精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