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驗,方形、圓形的硯台要比不規則的硯台價(jia) 格貴得多。另外,俗話說“硯貴有名,身價(jia) 倍增”,名硯肯定比普通的硯石身價(jia) 要高。
中國傳(chuan) 統的四大名硯包括:端硯、歙硯、魯硯和澄泥硯。魯硯指的是紅絲(si) 石硯,因在曆史上出現較早,後也有將產(chan) 自甘肅臨(lin) 潭縣境內(nei) 的洮河硯與(yu) 其他三種硯台並稱為(wei) 四大名硯的。但這當中要屬產(chan) 自廣東(dong) 肇慶的端硯和江西省婺源縣與(yu) 安徽省歙縣交界處龍尾山一帶的歙硯最為(wei) 著名。
端硯中有“一眼值千金”的說法,其顏色以紫色為(wei) 主調,另有灰色、青黑色、青色和綠色等。其主要特點是石紋豐(feng) 富,有青花、魚腦凍、蕉葉白、火捺、天青、冰紋,品種之多為(wei) 其他石硯所不能比;另一個(ge) 特征是有形似動物眼睛的“石眼”。其中“石眼”圓暈中還有“瞳仁”的,是“眼”中上品,稱之為(wei) “活眼”。“眼”的稱謂也很多,根據形狀和特點,有“貓兒(er) 眼”、“鸚哥眼”、“雀眼”、“淚眼”、“死眼”(有眼無珠)等。“其實所謂‘眼’便是硯上石紋。”“眼”可增加硯的可欣賞性,但若生的地方不好,影響磨墨,卻不如不要的好。
歙觀以紋路著稱,主要分為(wei) 羅紋類,眉子、眉紋類及金星、銀星和金(銀)暈類。所謂金星,是石中有金色斑點如星鬥布於(yu) 天幕。金星有如豆、如蠶蟻、如魚子等不同的大小,有金錢金星、雨點金星、魚子金星、葵花金星、雲(yun) 霧金星、暴雨金星等等。另外,金(銀)暈是金(銀)色如流雲(yun) 、片雲(yun) 者,多以相似的樣子來命名。羅紋因其光澤似羅綺而得名,羅紋又可分粗羅紋、細羅紋、刷絲(si) 羅紋,以犀角紋、鰍背紋和暗細羅紋最名貴。眉子是羅紋的變異,其間石紋似新月似眉毛的稱為(wei) 眉子,有長眉、短眉、闊眉、對眉等,其中對眉子、雁攢湖眉子屬於(yu) 名貴品種。對眉子形體(ti) 較小,大多橫而不曲,兩(liang) 端略細,似人麵雙眉,成雙成對。
四大名硯中,唯有澄泥硯屬陶瓷硯的一種非石硯材。其製作方法是以過濾的細泥為(wei) 材料,模具成型雕琢幹燥後,放進窯內(nei) 燒就。澄泥硯的顏色以鱔魚黃、蟹殼青和玫瑰紫為(wei) 主。舊時以河南洛陽、山東(dong) 青州、山西絳縣和江蘇寶山等產(chan) 地為(wei) 佳。
魯硯(紅絲(si) 石硯)、洮河硯市場上較為(wei) 少見,而今出產(chan) 的因為(wei) 石質等原因,已大不如前。潘汝奶說,舊時幾乎每個(ge) 地方都有地方硯,普通石硯雖然沒有名硯顯得貴重,但一方古樸石硯依然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意義(yi) ,特別是一些有款識的硯台。
收藏硯台除了上述要素外,還有的一個(ge) 方法就是聽聲音。用手指托住硯台,手指輕叩,發出金屬聲的,表明石質堅硬、密度高;木聲表明石質溫和,密度相對低一些;若發出的聲音似瓦聲,則表明石質粗糙。但值得注意的是,硯石發出的聲音也取決(jue) 於(yu) 硯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