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甑選
文房四寶:紙的曆史
時間:2010年02月18日 來源:四川書法網測試數據 作者:四川書法網 瀏覽數:5517
 
      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經為曆史上的文化傳播立下了卓著功勳。即使在機製紙盛行的今天,某些傳統的手工紙依然體現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煥發著獨有的光彩。古紙在留傳下來的古書畫中尚能一窺其貌。  

  在紙張發明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是采用什麽來作為記事材料的呢?根據文獻和實物資料,最早的人們是采用結繩來記事的,遇事打個結,事畢解去。後來又在龜甲獸骨上刻辭,所謂“甲骨文”。在青銅產生以後,又在青銅器上鑄刻銘義,即“金文”或“鍾鼎文”。再後,將字寫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稱“竹木簡”,如較寬厚的竹木片則叫“牘”。同時,有的也寫於絲織製品的嫌帛上。先秦以前,除以上記事材料外,還發現了刻於石頭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石鼓文”。   

      一般人們(men) 皆知,紙是在東(dong) 漢由蔡倫(lun) 發明的。但近年的考古發掘,卻對此提出了疑問。隨著西北絲(si) 綢之路沿線考古工作的進展,許多西漢遺址和墓葬被發現,其中也不乏紙的遺物。這些右紙均據其出土的地點而被冠名。

      從(cong) 目前出土古紙自身的年代順序,可以分別排列為(wei) :西漢早期的放馬灘紙,西漢中期的灞橋紙、懸泉紙、馬圈灣紙、居延紙,西漢晚期的旱灘坡紙。這些紙不但都早於(yu) 蔡倫(lun) 紙,而且有些紙上還有墨跡字體(ti) ,說明已用於(yu) 文書(shu) 的書(shu) 寫(xie) 。